1/ 闭环就是有“始”有“终”,很多人做事是有“始”无“终”。
德鲁克在《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我以前的理解是“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即大的方向正确。
也就是段永平所说的“做对的事情”,但是这句话本身还有第二句——“把事情做对”。
也就是我对“以终为始”的新顿悟,做事情的要以实现“结果”为目标。
所谓闭环,就是凡事有开始,必然有结果;
所谓闭环,就是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但是好的开始,未必就是好的结果。
在系统论里「回路」也分为,「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
结果的好坏只是反馈,不必深度自责!
2/ 想要实现「闭环」,就需要克服「完美主义」心态;
采用最小阻力原则,就一句心法:
实现结果过程中的所有方法“能用就行,够用就行”。
3/ 迭代就是上一次过程的结果作为下一次过程运算的初始值来加入计算,并循环往复。
迭代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
所谓重复,就是上一次过程的结果作为下一次过程运算的初始值来加入计算,得到的结果还和上次一样。
人生应该追求「迭代」而非「重复」。
上一次过程的结果,就是一次闭环,没有闭环,何来迭代?
所以没有闭环之前,先不要考虑迭代,尤其是不要追着过程迭代,去优化工具和方法。
影响下一次迭代初始值的有两个要素:
1、上一次过程的结果。
2、加入计算的“算法”,其实就是系统。
「上一次过程的结果」是不可控因素,因为结果已经产生了,无需内疚。
核心是为自己构建一个「正向增强回路」,即因增强果,果增强因。
如设计一个稳定的健身系统、读书系统,这个就先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