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描述:
我正在执行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我事先制定好的,比如我正在学习Python。
但是我突然脑子有了新的想法,这个想法可能是想去得到听一本书,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去执行新的想法,导致原有的任务进度被打断。
结果评估:
Chatgpt的解读:
根据Chatgpt的解读,我得到了两个重要信息:
1、我好奇心强,喜欢及时满足;
2、我有一个信念:我认为任务完成需要强制自己遵循计划,不能允许自己受到干扰。这种信念可能导致自己感到内疚或焦虑。
过程分析(原因)
1、好奇心强,喜欢及时满足。
- 原因:一种固有的[[自动化思维]],比如我记得小时候发了寒暑假作业,我都会拖到快开学才去做。这也符合人的天性,我们总是趋利避害,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且容易的事。但是我们也知道,高效能人士都懂得延迟满足。
- 好处:保持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所以我的思维特别跳跃,搜商高,善于系统思考,能从细小的点开始挖掘,不断探索新的有趣的东西。
- 坏处:限制了我完成长期计划和目标的能力。因为当我有了新的想法以后,我总是忙于探索各种新的想法,导致旧的计划进度被搁置,这本身就是一种负反馈,进而导致,我无法继续完成原有的规划。
2、原有信念: 我认为任务完成需要强制自己遵循计划,不能允许自己受到干扰。⭐️
这种信念可能导致自己感到内疚或焦虑。
人们做事的时候,总是存在一个固有的流程: 做事:原有假设—>采取行动—>得到结果 反思: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矫正假设
人的焦虑源于现实和理想结果之间的强烈落差:
我的理想结果:任务完成需要强制自己遵循计划;
我的现状:由于新想法的产生,导致原有任务的进度被打断。
这过程中产生的落差,是我焦虑的根源。
2.1 从理想结果出发:
我认为:"任务完成需要强制自己遵循计划"
- 很明显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信念,我最近学到一个新模型叫做“钢笔画目标,铅笔写道路”。
- 当下任务,只是为了完成未来目标所需要走的道路之一。或者说,它并非我们的最终目标,它只是我们的手段,不应该把手段当成目标。
我不打算就此结束,我想知道,这个信念是否还有其他限制性信念?
所以我继续问Chatgpt,让它帮我思考背后的why
结合Chatgpt的分析以及我对自己的洞察,我发掘这背后的限制性信念是“我有一种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
事实上也是如此,我做事情的时候会尽可能的追求极致。
2.2 从现状出发:
由于新想法的产生,导致原有任务的进度被打断。
规律总结
总结:为什么我总是急着去验证新想法,从而影响原有任务的进度?
1、好奇心强,喜欢及时满足;
2、我认为任务完成需要强制自己遵循计划,不能允许自己受到干扰。
- 1)没有正确区分手段和目标
- 2)完美主义心态
- 3)新想法持续占用隐性认知资源
Try:
001 有了新想法以后,简单思考一下新想法是否特别紧急?
002 IF 新想法特别紧急重要,Then先去执行新想法,当下任务可先搁置
003 IF 新想法重要不紧急,Then及时快速的用滴答清单记录当下的想法
004 IF 记录下来想法以后,心里还是不舒服,Then用白板梳理三个问题:
-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这件事背后的潜在价值意义是什么?
- 如果停下当下要做的事会有什么恶性结果?
005 记录新想法的执行情况以及原有任务的执行进度,当天做好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