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今年,我们在 2016 年度盘点 中举办了一次大型年度征文活动,鼓励大家围绕「数字生活」为主题,回顾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我们给予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有史以来最丰厚的 奖品,以及跨越春节的两个月充足时间,等你参与。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是「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征文活动的第 35 篇入围作品,我们会在两个月的活动期内,不定期从收到的投稿中挑选发布优秀的文章,你可以 点此查看 之前的入围文章。所有经此发布的文章,即为已入围征文活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莎士比亚
首先先介绍一下自己,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在读本科生,2015 reddot award winner,Adobe Illustrator Certified Expert。
进入大学已经差不多三年了,学习生活也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习惯,窃以为是比较合理高效的生活学习方式,故打算写一个系列文章出来和大家分享探讨。
高中和大学的生活方式差距
高中时候我想绝大多数人只需要上课、做作业与考试,老师家长们会帮你把其他一切都安排到位,有什么信息老师们会帮忙搜集并进行通知,考试要什么样的复习资料老师们也会准备好下发,学生只需要一门心思考虑「学好知识」这件事,其他都不用考虑太多。
但是大学完全不一样,大学里有太多的事情要你自己来做:重要的通知例如报名四六级、选课、评奖学金、出国交流申请等等都需要自己时刻关注各大网站通知,一不留神就会错过;考试复习资料需要自己去寻找(各大印刷店一般都有),考试时间和地点也需要自己记忆,更不用说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活动讲座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身边。我想很多人在一进入大学时都会难以适应大学里面这种纷繁复杂的学习生活节奏(于是的确有不少人会开始怀念高中里那种纯粹单纯的时光)。
在一开始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也一样,感觉到为什么事情会如此之多如此之繁杂,还能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了!尤其是大二开始任了两个社团组织的负责人,加上一周三十多个课时(一课时接近一小时)的课程压力,真的是自己时间不够用,事情多到自己忙不过来,但是必须还是得忙的程度。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逐渐开始入门时间规划与时间管理,经过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摸索,现在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模式,其核心思想我称为「三个大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 天生的头脑为司令,称为「思维大脑」
- 书中的头脑为智库,称为「知识大脑」
- 生活中的头脑为秘书,称为「任务大脑」
何为思维大脑、任务大脑?
为何我要好端端的将大脑拆开来命名?如此区分的原因在于,大脑最高效的方式是单线程作业。将大脑根据执行功能不同(情景)进行分类是保证单线程作业的有效方式。而我们会被任务事项困扰的最大原因,就是在于既要考虑有多少件事情等着自己做,又要考虑这每一件事情怎么去做才能做好,如此一来必然会心烦意乱。
举个形象的例子,完成一段时期的任务(比如同时学一门手艺、完成一个报告、准备一个大型活动)就像是跋山涉水,考虑要做多少件事情就像是在山顶制定接下来要翻越几座山;考虑要怎么去做一件事情就像是在山脚下确定我要怎么去翻越眼前这一座山。如果让你在考虑翻越这座山的时候同时去考虑我还要翻越几座山,怕是会绕的你心烦意乱,乃至不想翻越。虽然大脑最高效的处理方式是处理眼前情境下的事项,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想山顶的情况,又有可能会忘记接下来要去爬的山。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山脚和山顶场景进行区分,以此来提高大脑处理任务事项的效率和能力。
思维大脑在我的考虑中主要负责的就是考虑如何去翻越眼前这座山,而任务大脑负责的则是记录要去翻越多少座山,待思维达到到达山顶(完成一项事项)之后给思维大脑提供明确清晰的信息,让思维大脑来判断下一步要怎么走。
具体到实际场景中,这是我去年5月份时候某一周的日程,如果不给我看我是不可能还记得曾经做过这些事情的,
因为思维大脑主要负责的是思考、理解、执行,而这种日程的记录应该完全交由任务大脑。
利用日历规划安排日程
基于以上基本思想,大家可以看到日历是任务大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那么这么来合理利用这样一个工具呢?
我在经过自己一年的实践之后,罗列了几个基本原则。当然,在介绍这几个基本原则之前还是要提一下我使用的设备:MBP macOS + iPhone,日历采用自带日历,利用 iCloud 进行手机与电脑的自动同步。
1.所有日程安排必须详细地放入日历中。
日程主要是占据自己较长时间(几个小时)的一项任务事项,所有的日程必须要详细的列出并添加到日历中。
比如作为一个学生,学校的课程一般来说是占据了主要部分,所以每门课程都应该如实记录到自己的日历当中,包括课程名称、时间地点还有任课老师。一般的日历基本都有重复还有结束重复这个功能,所以一个学期的课程其实只要录一次就能确保每周都会定时出现。
或许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事情非常繁琐,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录入一个学期的课程这件事情花费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完全可以放在寒暑假中提前将下个学期的课程列表列入自己的日历中。(还有一些脚本可以直接抓取教务网的课程列表,那就更加方便了)
同时类似社团例会、出一趟远门、约同学用大块时间自习等等这些都算是日程,都应该放进日历中。
像关于出行的事情甚至可以添加行程时间(比如去火车站路上的时间),设置在行程时间开始前半小时提醒自己该准备出发了,那基本上就不会遇到赶不上车或者提早太早的情况。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iPhone 上就能直接看到自己的检票口、车次、车厢与座位号,非常从容与方便。
2. 用一个日历工具保存自己所有的日程
也许有的人会说现在不是有课程格子等等 App 可以直接看自己的课程,为什么还要用这种麻烦的行为呢? App 的确是节省了一些精力,但是当遇到临时调课、换上课地点或者遇到节假日的时候,这些调整可能会显得比较麻烦,不够灵活与机动。而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很多课程类的 App 没有对应的 PC 端或者不是不能云同步到其他设备的,这势必会导致只有在一个平台乃至一个 App 中才可以使用,而这一点对于要作为大脑工具的日历来说是不可取的。另外将课程与自己的其他事项割裂开来不方便任务大脑管控自己的任务安排。这就是第二个关键点:务必将自己的所有日程都列进一个日历工具中,同时这个工具必须要能在各种场合下都触手可及(主要是电脑和手机两个层次上都要有)。
将自己的所有日程同时显示在一个地方能够快速的呈现有没有日程冲突、自己的空余时间有多少等等。对于一周要干什么「大事情」会有比较明确的认知。
3. 将日程类目分类
在这里我只有六个分类。Personal 都是自己私人的事情。训练营这个是我加入的一个培训机构,其实也是课程。Course 是在学校里的课程安排。Test&etc 主要是各类大大小小的考试。校历是记录了学校的时间节点是怎么样的,例如什么时候开学,什么时候是考试周,哪些时候是调休等等,能很大程度上方便自己确认到底上不上课这样。基本上是一学年开始之前学校就会放出校历,然后照着录一遍就完了,每个事项都勾选成全天事件,就不会影响查看当天的具体安排。(据说国外的高校都有提供校历的 iCal 订阅源,而似乎这部分国内的高校似乎落后蛮多的…)最后的家庭日历信息则是我和女票的两人活动啦。(因为加入了家庭组,所以会有家庭日历,我添加的日历信息也会在她那边出现,非常适合两人一起去看电影、吃大餐等等)
一开始我是将日程类目分的很细,有例会、作业、外出等等,后来实践下来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于是乎这些就全部统一到了 Personal 这一个日程集中。
4. 添加到日历中的日程以仪式感、神圣感的态度来面对
换句话说,日程必须严格去执行。因为一般来说日程不是课程、会议,就是长时间的一项工作作业,以仪式感、乃至神圣感的态度来进行日程,至少能保证自己在每个必要的时间节点都去做了该做的事情,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说不定是一剂良方。而一些小而琐碎的事情,则不应该添加到日历中,应该由 OmniFocus 代为记录,执行的态度和方式也是有所区别。
以上四点就是在使用日历作为任务大脑的工具中应该贯彻的四点原则,当你能如此执行的话,在平日学习生活中就能方便不少。比如再也不用担心忘了像面试、活动、面谈这样的重要日程(如果忘了很显然会让别人觉得你不靠谱)。
去上课的时候不需要自己再去记上课地点,只需要在手机的通知栏看一下下个日程就知道具体地址(毕竟对于要赶着不迟到的同学来说,「解锁-开一个 App -看课程时间」这个过程还是太长了啊2333),等等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在真正使用中我感受到的是日历就像一个非常安静的秘书,我让它记下自己的日程(同时确保自己输入的标准性)就可以不用管它。思维大脑可以完全放空专注于思考与执行,等到需要查看日程的时候再调出一看,自己的日程便清晰而全面的呈现在眼前,告诉你下一步应该去做什么。这就是我所说的将思维大脑和任务大脑分开的最大好处,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人脑的优势,用机器和工具来弥补人脑的劣势。
最后说一个小技巧:那就是 Siri。对于手机这种文字输入算得上是奢侈行为的场景来说,语音显然更加高效与实用,哪怕记录不是那么准确,但是胜在快捷。在这种场景下,记录只是一个钩子,不需要精确,只需要能保证你事后回忆的起来即可,修正完全可以等到在电脑面前再进行。
以上便是使用日历作为任务大脑的基本工具的介绍,而日历作为基本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法覆盖所有场景,于是我引入了 OmniFocus 对任务大脑进行了补充。
为什么需要 OmniFocus
我想大家肯定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需要 OmniFocus 呢?光用日历就不行吗?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像开会,上课等等这种固定或者是较长时间的事情以外,我们会遇到诸如像要出去买东西,要做一件项目规划,要做汇报、搜集资料等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些事情的灵活和机动性很强,也意味着更加琐碎,用日历来规划这些事情是不科学的、低效的。
所以我引入了 OmniFocus 来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大的、小的,长期或者琐碎的事项,这些全部可以用 OmniFocus 高效地规划和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任务大脑的功能——合理制定长期计划的同时又能明确每一天的任务并高效执行,从而帮助你减轻记忆和思考负担。
通过将事件明晰条理化,保证每天去合理执行,你就可以一步步逼近起初设定的巨大目标。而这就是分离并且构建任务大脑后能够带给你的巨大价值。
那么接下就是关于 OmniFocus 和任务大脑思想的详细介绍——整个流程包含五个环节:收集,归类,执行,整理,回顾与前瞻。本篇介绍收集与归类,下篇介执行、整理和回顾与前瞻。
收集:行为输入
收集是整个流程中唯一的行为输入场景,因此确保所有事情全部收集到 Inbox 中是整个使用流程中的关键点。
收集的思想直白来说是很好理解,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家肯定都遇到这个问题:我怎么样才能保证将所有的事情全部保存到 Inbox 中呢?有时候想个事情再去记录下来,感觉中间过程特别繁琐。
我们会遇到两个最普遍场景,一个是使用 MacBook 的时候,另外一个是不在使用 MacBook 的时候(不要笑,我是严肃的)。我想如果能把这两个场景的使用解决了,我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使用 MacBook 的场景:快捷输入栏的妙用
在使用 MacBook的时候,往往会有两种情况:
- 脑子里想到一个事情要做,然后需要记录下来;
- 看到某个资料或者某条对话,提醒你要做什么事情。
那么针对第一种,OmniFocus有一个快速输入的状态栏,可以通过快捷键直接调取输入。
点了存储之后这件事情就存到了 Inbox 中,你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基本不会打断自己的工作流。而针对第二种:与人交流或者在浏览资料的时候想到了某件事,需要将这事情记下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祭出「发送到 OmniFocus 的 Inbox 」这个大杀器了。(当然你同样可以给这个服务指定对应的快捷键)
你只要选择那些要记录的资料或者是任务,然后按下设置的快捷键,就可以将这些资料一键发送到你的 Inbox(如果是网络资料的话还会附带对应的链接,也可以作为稍后阅读的一种提醒方式)。
不使用 MacBook 的场景:Siri 好帮手
如果是不在电脑边上的应该怎么办呢?我想这是更高频的场景,比如在公交上、买东西等等。很多人都是因为记录不方便所以就懒的去记录了。那这样的一个情况该如何来解决?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用到大家普遍认为是个鸡肋的东西,那就是 Siri(Siri 姑娘再次承担了重任)。原因就是 OmniFocus 可以捕捉新建的提醒事项。(一般都会带手机的吧?没有带我就真没有办法了…)
对着 Siri 说「提醒我做什么什么事情」,那么这个「做什么什么事情」这个行为就会被添加到提醒事项,OmniFocus 会捕捉你的提醒事项的内容,然后自动将这个事件添加到 Inbox 里。
所以想到什么事情,你只要长按 home 键,然后对 Siri 说「提醒我XXXXX」。那这件事情就会被记录下来,哪怕 Siri 的记录不准确也无所谓(语速一快就经常不准确)。因为收集的目的只是为了记下这件事,便于后续的归类整理。所以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准确性的描述。在之后的归类中这件事情才会被精确定义和整理。
当然,如果这件事情只需一两分钟就能完成,那你完全可以马上把它做掉,不用记录。但是如果你手头上有其他事情不希望分心,或者场景不对无法去做,即使是一分钟两分钟的事情,那么你也应该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
而一旦养成了这样的收集行为的习惯,你的大脑便会达到「任何时候都是一片空白,但任何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的状态。这就是将思维大脑的记忆量完全转移到任务大脑后带来的价值。
归类:明确行为的属性
归类是整个 OmniFocus 流程中第二个关键点。在这个过程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明确行为属性。因为只有在深刻理解自己做的行为的性质之后,才能更好的安排什么时候去做最适合做的事情。
经过实践之后,我认为明晰一个行为的属性需要问这么四个问题
- 这个行为是什么行为?(项目)
- 这个行为在什么情境下做?(上下文)
- 这个行为要花多久?(预期时间)
- 这个行为什么时候来做?(推迟与截止时间)
OmniFocus 的分类也是通过回答这么四个问题来明确一个行为的属性。
项目:这个行为是什么行为?
由于考虑到分类的复杂性,我将我的行为分类做成了思维导图,便于行为结构的可视化呈现。
下篇的执行环节会着重介绍行为钩子。私人事项和工作学习的区分在于这件事情是内在驱动还是外在驱动。往往内在驱动的项目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外在驱动的项目基本都会有截止时间。
每个类别都会有关于单个行为的分类(Single Actions 和 Administrative Tasks),也有对于的项目(Project)。因为我是学生,所以会有一个专门的 Study 类别用于课程作业和任务的记录。
下图是我的实际使用的分类截图。经过实践和优化下来,我认为目前的方式是最科学合理的。
项目分类的意义是基本划清行为动作的所属关系,能在宏观大局中明确自己做的是什么事。
上下文:这个行为在什么情境下做?
情景其实就是所谓的上下文。我同样使用一张思维导图来概括。
因为任务会根据情景和状态的不同有所限制。有些事情必须要出门,有些事情可能需要专注精神,有些事情是属于和别人打交道,因此将场景区分后,可以在同一个场景下把一系列事情都做了。
比如出门的时候可以把去超市买东西、打印资料、给同学送个礼物这些一并完成,提高效率。
比如状态低迷的时候,一并做一些清空回收站、整理桌面文档、整理素材等等这些不大用动脑子的事情,或者看个电影放松下。而这些行为我设置的上下文就是 Low-Energy。
这是我的实际使用的上下文截图。经过了实践和优化,但我认为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明白这个行为的情境之后,就能更好在明确自己应该在什么状态或者什么场合下来执行。
预估时间:这个行为要花多久?
明确行为的执行时间能够帮助你预估做这件事情的工作量,并且能够让你有意识的去细化这个动作。因为一般来说,4~5个小时的一整个动作,可能会让你感到执行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如果将它每个都拆分成小于一个小时的一个简单行为,那么再去执行的话相对来说就比较轻松和容易。
比如我可以把写 OmniFocus 的任务分成3个更小的行为,每个行为就只花一小时,从而提高任务的执行可能性。(当然整体性也会丧失,所以并不是很建议把需要集中精力做的事情拆成太碎的行为)
另外,把行为的时间明确出来之后,你可以通过预估时间的总和来确定明天执行的时间总长,而对明天的一个工作量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对于把控每一天的节奏非常有帮助。
推迟与截止时间:这个行为什么时候来做?
第三是关于什么时候来做,这里又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没有DDL的话就不应该添加截止时间。
用截止时间的方式来约束自己只会感觉是被 DDL 控制,非常被动。如果你没有一个硬性时间节点规定,非常不建议用截止时间的方法。因为你可能就会不自主的把这个事情往后拖。但是一拖之后,行为就变成了红色,然后一旦整个执行列表一看去都是红色,就会感觉自己非常被动,处处掣肘。因为是亲身体验,所以我认为只有明确有 DDL 的行为才应该加上截止时间。
明确这个行为什么时候来做,在 OmniFocus 中需要确定这个事情有没有开始时间(推迟日期),是有没有截止时间(有的话就必须写,没有的话就不应该加),再是这是不是一件重复的事情。这 3 个点明确之后,行为的时间节点把控就能够非常明确。
比如信用卡还款任务,会在每月 1 号开始,11 号结束,我完成这样一件事的时间可能只要 3 分钟。
明确行为属性的意义:节省脑力
将一个项目分解成非常非常细的可执行单元动作,并且确认清楚每个动作的属性,这样之后再去执行,我们就能省去非常多的脑力。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并不用太考虑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只需要照着 OmniFocus 的指示即可,因为在很早以前你已经为自己指明了道路。
就像我在上篇所述的爬山情景,明确行为属性就像在爬山前给自己确定整个爬山的过程中需要在什么时候爬多少公里,预计在什么时间段会口渴,预计在什么时候需要休息。等这一系列全部规划完,等到真正去爬山的时候,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设定一步一步执行即可。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你的日常生活中的状况和你的 OmniFocus 内容不相符的时候,你必须立即调整你的 OmniFocus 中的设定,从而让 OmniFocus 最大限度的反应你的真实生活。
还是爬山的例子,如果你的规划有误,比如爬到一半口渴了,而与你计划的喝水时间有出入,甭管计划了,先解渴再说,然后记得吸取经验教训,在后续规划中调整安排。
我自己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合理的归类预估能力需要大约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持续实践才能形成,如果有人从中辅助可能会更快。
通过在明确行为属性之后我们已经能清楚的看到行为的格格特征,那么下一步应该如何高效的执行,如何去筛选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呢?我想这才是一个任务管理系统最最重要的东西。
执行
接下来终于到了我们最重要的执行环节。整个执行环节中使用的基本思想是行为钩子。
行为钩子
行为钩子顾名思义就是钩子性质的动作。比如定期整理电脑桌面、整理 Inbox、整理学习工作资料等等这一类通过定期时间提醒你去做事情的动作就是钩子。
在我的设置中,行为钩子类的行为在每经过一段时间周期(一天、几天、一个月、一年等等)之后自动出现「Actions Hooks」这个透视中。
通过这些钩子可以帮助唤起我每天需要做的一些事情。比如每个月 11 号是信用卡还款日,那么每个月 1 号的时候我的「Actions Hooks」里会自动出现「信用卡还款」的行为钩子;比如每过半个月就会出现「检查 Work Plan」这样的行为钩子,唤起我去 Check 对应的 Work Plan。如此一来,我就不需要去胡思乱想未来的事情,行为钩子会定期把你勾到对应的动作中。
那为什么会要行为钩子这样的概念呢?原因就在于人类非常适应听从。听别人说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纯粹的执行比思考太多事情要来的简单与轻松。所以到了大学乃至工作以后,都会有人唏嘘感慨怀念高中「纯粹」的时光,因为那个时候你什么都不需要去考虑,只要「执行」即可。
所以回到执行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行为钩子就是「别人」,通过行为钩子来告诉你接下来怎么去做,就能够以非常低的精力成本把自己正确引导到需要的执行的地方——也就是对应的动作或者透视中。
同时这些对应的动作或者透视在前一个分类过程中完成了精确定义,你就能明确知道需要投入多少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情,在备注里还可能会有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和参考素材…如此一来,执行就不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事情了。
已标注:每天需要执行的任务
经过长期实践之后,我确定了用标注的方式来确定每天需要去执行的任务。
因此只要在「已标注」这个透视中出现的任务,我都需要在今天去执行。而且理论上每天的已标注事项应该都被清空,即被完成。
至于关于哪些事情应该在当天被执行,这涉及到对于未来的规划,我将在「整理」的环节进行详细叙述。
按场景和精神状态执行
在我的已标注透视中,最重要的事情会在显示在第一位,原因则是我将透视设置成按上下文顺序来排列。而上下文的顺序则是根据从专注到低谷进行了排序。
也就是说,越往后的事情相对来说越不重要或者越容易去做。越靠前的事情越是复杂,越需要去深入思考。
所以你可以选择从上往下把今天的事情完成,或者从下往上开始也一样,完全取决于你的状态。每完成一个任务,你都会有把重要事情完成的成就感,更好的来促进自己去做事情,形成正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我基本都会将明确预估时间,从而来帮助自己预估做这件事情需要大概多少时间,我应该安排在今天的什么时候。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的会分的比较散,所以我要大致安排在课上需要去做什么事情,在课余我又需要做什么事情,在精力集中的时候做什么事情,在公交车上又可以去做什么事情。
通过场景和精神状态来执行,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哪怕是状态不好的时候也能去完成一些相对来说轻松的事情。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高,做事也会越来越轻松。
整理
对于任务大脑来说,整理的意义会比执行更加大,因为整理的目的是整理自己在执行时无暇顾及的信息,从而明确这些信息对应的行为以及行为属性,同时确认第二天的要做的事情
所以在整理这个环节包含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清空 Inbox。第二个部分是明确第二天的事情。
清空 Inbox
这一步骤其实非常简单——填写 Inbox 中的信息转换成明确的可执行的动作,对应的动作的四项属性,为下一步做准备。我在 Actions Hooks 中加入了每天晚上10 点钟清空 Inbox 的行为钩子,每天定时提醒自己去做清空的动作。
明确第二天需要做的事情
清空 Inbox 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第二天要做的事情。
这里我用到了两个自行设定的透视,Work&Study Next 和 Personal Next。这两个透视中分别显示了 Work& Study 和 Personal中所有项目中可用的第一个动作。也就是说,在这两个透视中所有列出来的事情都是我明天可以去做的事情。
而我只需要在这两个透视中选择自己觉得重要需要去做的即可,也就是给它们加上标记。
明天的工作事项有哪些,明天的个人事项有哪些,你需要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全面思考,为明天做好详细的规划。动作选择的标准是:
- 重要的事情排第二位,即这件事对你来说意义重大,那么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勾选上这件事情;
- 如果以上两者都选不出来,就选择最靠前的动作。原因就是我在分类中解释到的,已经根据上下文排过重要性的顺序了。
而所有加了标记的事情,必须要以神圣的心态去对待。相当于今天的你为明天的自己立了好几个 Flag ,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执行意识。
很多人都会说,「这件事情我明天去做吧」,不幸的是明日复明日。我觉得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真的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没有用很正式的态度去面对,因此到了第二天也就不会去执行了。而一旦心态上有所转变,效果完全不一样。
当然确定第二天做多少事情这个过程其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自己逐渐摸清自己的能力范围。每天应该立多少 Flag 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我一开始一天给自己立了10+ Flag,最后发现并没有时间完全执行下来,所以最后调整到了一天4到5个 Flag,发现自己能够驾驭得很好,于是我确定做明天什么事情的时候基本都不会再超过五件。
而这个过程中,动作的预估时间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如果每个动作需要花费的时间都能精确定义,那我就能更加快速方便的去选择明天要做的事情,更加方便的预估时间。
回顾与前瞻:重新站到了山顶
回顾与前瞻这个过程就是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总结整理前些日子的事项,然后为未来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做好规划。
检查的过程就是去 check「检查」这个透视。
这个过程中我第一个关注的是行为钩子,我必须确保我所有的行为钩子全部都已经被完成了。因为行为钩子是唤起行为的直接动作,如果没有看到这个钩子,我可能就想不起要去做什么对应的事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保证每天都去检查这些钩子。而这些钩子们的检查周期也是和他们的重复周期一致。
第二个关注则是实际的项目。在回顾的过程中你能一项一项的 Check 你的项目,勾掉一些没勾掉的完成事项,补充一些还没有细化的细节,从而帮助你快速回顾这一天或前几天的整个项目进程,同时去构思未来事情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关注点则是 Someday 这个动作集合。因为 Someday 中记录了我未来想去做的很多很多想法,但是可能目前没有时间或者精力去完成。
因此我将 Someday 的项目检查时间设为半个月,这些动作每隔半个月会自动出现在检查中。我可以根据近期时间安排来判断是否开始做某些项目。如果觉得合适,我会通过将这个项目拖到Personal 或者 Work&Study 中,然后同时添加「细化分解项目」这样的一个动作,将其拆解成可以一步一步执行的小任务,帮助未来的自己能够快速有效的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又拿爬山作为比喻,回顾这个环节就相当于到达了山顶,然后我要去回顾整理这一段路是怎么走上来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去考虑接下来的几周我要去翻哪几座山,至于怎么去翻就是在整理环节考虑的,实践操作就是执行环节。
拿自身的一个偏极端的例子来描绘一下 OmniFocus 的强大。作为一个大学生,课程作业基本都是不可避免的。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一学期五门课,每个老师布置作业的方式都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同时提交方式,DDL 也都不一样。我就贴个一门让我印象深刻的课程作业的数量和要求。
在8周之内,这个老师布置了三个课题,我们做了七个实验,拍摄了 30 个视频,画了上百张草图,做了十几个油泥,最后汇聚成三个设计方案。作业的要求描述非常的复杂,上交方式还是链接,截止时间又非常紧急,同班的绝大部分同学光是听到作业描述都懵逼了。而这样的课,8 周以内有两门。另外四门相对轻松的课程也是有不少作业和要求。你可以想象作业劈头盖脸布置下来之后,大家的心头有着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这如何来处理?而我用 OmniFocus 却十分轻松的 Hold 住了。
因为 OmniFocus 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大容器记录作业是什么,备注中可以添加作业要求,还能确定截止日期。除此之外,我又可以将一个作业它分到很详细的步骤。比如说我要做一个实验,我要去买材料,确定时间,拍摄记录,后期整理等等。,我可以把这一个实验分解成到一个个非常简单的可以无脑执行的动作,从而很大程度上增强对作业或者 Project 的整体把控性。有了这样的经历,我才真正理解 OmniFocus 在任务大脑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没有它我想我的整个过程会显得非常吃力。
而当 DDL 密集地降临时,OmniFocus 的预测透视会显得非常的有用。预测非常直观显示了自己的日程安排和一周的 DDL 安排,从而更好地了解一周到底要熬多少次夜,该怎么规划生活。
总结
总而言之,运用 OmniFocus 之后,任务大脑真正变成一个全面接管你的工作生活的私人秘书,它以非常优雅的方式帮助你记忆、分析与执行。从而提升思维大脑的工作效率,帮助自己更好的进行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
当然介于自己叙述能力的限制,文章的篇幅并不能使我全面地呈现我对于 OmniFocus 的运用,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小技巧与经验可能没有办法在这样的系统介绍的骨架中展现。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能会再写一篇关于我的设置、使用技巧的介绍,但是关于任务大脑的通篇介绍就到此为止了。感谢各位愿意花费人生中宝贵的一小时来阅读,希望自己的理解能够为大家的学习生活提供些许帮助。